在農村有些生意雖不起眼,但利潤蠻高,農村利潤大的小生意有哪些?
在農村,有些生意雖然不起眼,但利潤很高,只要肯動腦筋,是可以發家致富的。
我們村的王大娘,做了幾十年的雞蛋生意,是我們那里有名的“蛋販子”。你別看一枚小小的雞蛋,在王大娘的眼里,可是她發家致富的寶貝。還是在割資本主義尾巴那些年代,王大娘就開始走鄉串戶販雞蛋了。說來也奇怪,那時候,養羊、養兔被看成是資本主義尾巴,要被堅決割掉。但是,一家一戶養雞卻是被允許的。販賣其他東西會被看作是投機倒把,是要挨批斗的,但是販賣雞蛋卻不會被取締。所以,王大娘就盯上了這個門路,一條道走到黑。不對,應該是一條道走到亮。那時候物價非常低,一枚雞蛋在農村的收購價才三分錢。王大娘人很勤快,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到十里八鄉去收雞蛋了。每收到滿二、三百枚的時候,她就背到離我們村六十多公里的縣城里去賣。那時候不通公路,上一趟縣城都是爬坡上坎走路去,非常辛苦。王大娘腦子靈光,肯動腦筋。因為背著雞蛋走山路,怕雞蛋相互擠壓被碰碎,她就用家里種的紅小豆、綠豆等農產品來做墊層,鋪一層豆豆,放一層雞蛋,再鋪一層豆豆,再放一層雞蛋。那時候城鄉物資都匱乏,城里人的日子也不好過,能吃上雞蛋就算是改善伙食了。王大娘一枚雞蛋賺五厘錢,三百枚雞蛋進一趟縣城能賺一塊五角錢。后來,有些城里人索性把她做墊層的豆豆也買走,拿回家里炒熟了給孩子們充饑。所以,她無意中又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。從那以后,她就在收購雞蛋的同時,一并收購紅小豆、綠豆等農副產品。一個小生意又衍生出另一個小生意,王大娘高興得不亦樂乎。經常跟城里人打交道,王大娘在城里的人緣關系也特別好??h城里開始建第一批商品房的時候,她就經城里人幫忙在縣城里買了商品房。從此以后進城的時候,就再也不用去住小旅館了,她們家也是我們村里第一個進城買房的人家。
最近幾年,城里的有錢人多起來了,王大娘的生意也就更加火爆了。因為她賣給城里人的農產品貨真價實,城里人可以吃到放心的農產品和城里人很少能吃到的山貨。通過她這條供貨渠道,城里人跟注水豬牛肉、蘇丹紅雞鴨蛋、農殘蔬菜水果建起了一道防火墻。王大娘也很會為人處世,每次客戶向她進貨,她都會送給他們一些免費的鄉村野菜。這些東西在農村隨處可見,但是城里人卻寶貝得很?,F在,她把全家人都發動起來給她組織貨源,還買了幾輛貨車專門往城里送貨,她組織的農產品還進了縣城的大超市和大型農貿市場,她自己也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農產品經紀人了。
您看,王大娘是不是通過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生意,撬動了一扇勤勞致富的大門?
比王大娘更了不起的,是老干媽的創始人陶大娘,陶華碧。她把一個名叫“老干媽”的普普通通的下飯菜,賣到了地球上所有有華人的地方。所以,別看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,只要踏踏實實地用心經營,都會成就一個大大的產業來。